酱香型白酒为什么有的很贵,有的廉价?
酱香型白酒为什么有的很贵,有的廉价?
工艺成本决定价格
1、坤沙酒(捆沙酒、坤籽酒)工艺
坤沙酒工艺是严厉依照传统的酱酒工艺进行出产,整个出产周期长达1年。一年中经过2次下沙(投料,红缨子高粱<糯高粱>),9次蒸煮,8次发酵,7次取酒。终究的基酒,还需求经过3年以上的窖藏才会出厂。
坤沙工艺运用的高粱颗粒完好度很高,破碎率是小于20%的。因为高粱基本是完好颗粒的,用的还是茅台当地的红缨子高粱,所以可以得到7次的取酒,如同一层一层的拨在外衣一般将其取出。贵州酱香型白酒
2、碎沙酒
碎沙酒可以理解为简化版的坤沙工艺,意图是为制酒。
碎沙工艺,是将高粱进行打碎,一般蒸煮2/3次就会把酒取完。出产周期相对坤沙工艺要短,出酒率高,当然品质相对坤沙工艺制出的酒,就没那么好。
3、翻沙酒
翻沙酒是用了坤沙酒9次蒸煮后剩余的酒糟,再参加新的高粱和曲,再酿酒。翻沙酒出产周期短,出酒率很高,但是酒就很一般了。
4、串沙酒(窜沙酒、窜香酒)
串沙酒相同是用坤沙酒9次蒸煮后剩余的酒糟,但参加的是食用酒精进行蒸馏而出。所以串沙酒谈不上出产周期,只有酒糟,就可以制酒
5、酒精酒勾兑
以为串沙应该是廉价的酒了?其实不然。
据贵州酱香型白酒了解,现在新制酒工艺中,可以经过食用酒精勾兑香料,以到达酱香酒的口感。这个是现在制酒工艺中,成本低的产品。
次序及香型决定价格
坤沙工艺中,酱酒的7次取酒中,不同次序的酒,也区分了其价格。3/4/5次序的酒是坤沙工艺中的魂灵,又称之为大回沙。其特点是酒香浓郁、酒味醇厚、酒体饱满;第6次序的酒,称之为小回沙。醇和、糊香好、味长;第7次序的酒,称之为追糟酒。醇和、有糊香、稍微苦、糟味。
这里可以看出,哪怕都是坤沙工艺的酱酒,也会因为不同的取酒次序,发生不同的价格。不过酱香酒都是用不同次序的酒勾调而成的,也便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酒勾酒。
坤沙酒依照香型要分三个类型:酱香:酱香(味)、饱满、醇厚、回味悠长;窖底香:窖香浓郁、醇和、味干净;醇甜:酱香(味)、醇和、味甜、干净。相同,不同的香型也会影响到酱香酒的价格。
基酒产值多少决定价格
在说基酒之前,需求有一个一起认知,现在市面上的制品酱香酒,都是用基酒(酱香坤沙次序酒、碎沙酒、翻沙酒等等)勾兑出来的。
这么一看,基酒重要。
所以关于酒厂而言,基酒产值越大,代表可以出售的酒越多。相应整年要达标的销售额越容易,每瓶酒分摊的销售价天然就可以越低。
在这里可能有人会问,去年基酒产值低,为什么今年会放出那么多酒?这不正常啊。
这里有一个需求留意的点,关于坤沙工艺酱香酒,是需求酒库寄存3~5年的。今年放出的酒,用的应该是往前推3~5年的基酒。
当然,关于其他工艺制酒,价格上这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。
(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